首页 常识

九顶塔在什么位置(中国古建巡礼之九顶塔)

九顶塔:九塔观音寺,位于柳埠东南2公里许之灵鹫山秦家村附近,现存观音殿一座三间,佛塔一座,其余建筑无存。《山东通志》载:“柳埠东南5里许,有九塔寺在焉,乃唐尉迟敬德公所造……”。寺内大殿门外台下,现存两株古柏,一曰烟柏,一曰茶柏,苍劲挺拔,枝繁叶茂。据碑文载“殿前柏树亦公(敬德)手植。”大殿西南有一座砖砌佛塔,名曰九顶塔,其造型十分别致。明代著名诗人许邦才撰文、李攀龙手书的碑文《重修九塔寺记》称:“其塔一基上而顶九各出,构缔诡巧,他寺所未经有。”

该塔单层,全为砖筑,高13.3米。平面作等边八角形,塔基粗砌,缝宽约1公分。塔身至檐顶,全为水磨对缝筑法。檐叠涩向外挑出17层,又叠涩收进16层。其基、身、檐均呈凹形曲线,异常柔和,也很适用于砖材料结构的性能。它的刹部结构,处理奇异,在塔檐上端各隅角处,筑有方形三层小塔8座,高2.84米,8座小塔中央(面南)筑有中心小塔,高5.33米,形成塔林之势。塔身南面距地面高约3.16米处,辟一拱门,内为佛室,室内雕一佛二僧,佛高1.2米,跏趺而坐,面额丰圆,螺形发髻,眉间有白亳相,外著敷搭双肩下垂的袈裟,下为束腰佛座,刻工精细。佛室四壁有残存的壁画,尚可认出的有天王、佛等,多采用黑绿颜色。上有天花藻井(已残)。该塔造型华美柔和,实为国内罕见。日本人所编《世界美术全集》称该塔:“匠意纵横,构筑奇异,其他无能及。”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九顶塔年久失修,塔顶之众小塔多倒塌或残缺不全,主塔下半部亦被淤土所埋,砖亦多损坏。1962年政府拨专款,在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的指导之下,本着“整旧如旧”的原则,调集精工巧匠,进行精心维修,博得了各方面的广泛好评。

寺后山崖间有唐代摩崖造像两区,共有佛像80余尊,大多残缺不全。一躯造像题记为:“天宝十一载七月二十四日,李舍那上军都尉,为亡父母造阿弥陀佛一体。□□□□男今见沙大娘,□二娘,□三娘合家供养。”寺下面有一泉,曰“金鸡泉”,原供憎人饮用,因泉水旺盛,水质甘冽,附近村民也皆用此水。现今九塔寺前后左右,均是果树,春季花香四溢,秋天果实累累,加之满山的苍松翠柏,将灵鹫山装扮得重峦叠翠,九塔寺便被掩映在这一胜境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