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常识

北京有海吗在什么地方(虽然不临海,但不妨碍北京有很多“海”)

这次去汇通祠,我发现北京居然有个地方叫“西海”,虽然此“西海”只是一个小湖,但是浸润在春光里,在缺水的北京,看着也让人赏心悦目。

早春时节的西海,在岸边走走逛逛让人心情愉悦

从西海联想开去,发现北京其实有很多“海”,耳熟能详的就有北海、中南海、后海、什刹海。因为历史沿革和变化,这些名字有的互无关联,有的相互联系。虽然是北京人,我发现我也经常用混。所以这篇文章来梳理一下北京的“海”,以便准确地知道哪个名字指的是哪里。

北京市中心一共有6个海——北海、中海、南海和西海、后海、前海。前面三个因为位于原来的皇城内,统称内三海,或太液池。后面的三个位于皇城外,称为外三海。这六海的源头都是前面文章提到的“积水潭”,它们互相连通,从北边的积水潭,流到南边的长安街,妥妥地位于北京城最核心的二环内。

6月份的前海,游人如织,游船也开始忙碌起来

这六个“海”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“湖”。至于为什么会把“湖”叫做“海”,有不同的解释。我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一个解释是,在古代词汇里,“海”可以用来指代大湖或大池。再者,古时的这六海,面积要比现在大很多,用“海”来取名,也有赞美或欣赏的意思。

再联想到之前去过的丰台的“海子公园”和大兴的“西海子公园”,便知道这些地方过去都是水流汇聚的洼地,只是历经千百年的地貌变化,已经“面目全非”了。

即使是市中心的这六海,也不再是当初的模样。比如,内三海中的中海和南海之间分隔的桥已经成为暗沟水道,所以这两个海现在一般一起叫做“中南海”。中南海和北海之间相隔的是金鳌玉蝀桥,也就是北海大桥。观赏前三海的最佳地点就是在位于文津街的北海大桥上,我前面讲文津街的文章介绍过。站在北海大桥上,可以一览内三海的风貌。

冬季站在北海大桥上,看到的北海公园

外三海在元代时统称积水潭,现在通常称为什刹海,而积水潭现在更多只指西海了。再联想前面文章提到的积水潭和汇通祠,元代时北京水流的方向就很清楚了。从京外引来的水首先引入西海,然后入后海,再过银锭桥入前海,最后流入北海和中南海。

现在,这些“海”已经没了当初的运水和储水的功能。但很庆幸它们都还在。在缺水的北京,这六海流淌在北京的中心地带,为这座城市增添了趣味和灵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