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常识

范仲淹谥号是什么(能臣良相—范仲淹)

范仲淹,字希文,谥号文正,被后世称为“范文正公”。苏州吴县人,祖籍邠州(今陕西省彬州市)。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。“庆历新政”的发起者。

不计得失 以国为重

宋端拱二年(989年),范仲淹出生在徐州,父亲范墉在宋太宗端拱初年作过武宁军(今徐州)节度掌书记。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去世,家境便开始衰落,以至无法维持生活,母亲谢氏不得不带着范仲淹改嫁到淄州长山(今山东邹平县)姓朱的家里。从此,范仲淹改名朱说。

范仲淹自小就勤奋好学,颇有抱负。21岁时求学于淄州长白山麓醴悄寺,寒寺孤身,条件非常艰苦,每天以粥和咸菜度日,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用在读书上,学业进步很快。23岁时,得知现任的父亲不是自己的生父,原来是母亲当年为生活所迫改嫁到了朱家,所以,毅然辞别母亲,离开朱家,去(今河南商丘)应天府书院求学。

应天府书院是当时最著名的书院之一,学习气氛非常浓厚。范仲淹进入书院以后,不分昼夜地刻苦攻读。有一次真宗朝拜亳州太清宫时路过南京,同学们都争着出去看皇帝,而范仲淹不为所动,仍然全神贯注地闭门读书。在书院读书时,由于范仲淹的生活特别艰苦,终日以粥度日,他的一位同学深表同情,给他带来一些好的饭菜,他却婉言谢绝,说自己安于食粥已很久了,今天享受这样的丰盛饭菜,就怕以后吃不下粥了。范仲淹忍受着别人不能忍受的穷苦生活,以读书作为最高的乐趣。经过5年的寒窗苦读,范仲淹已经是饱读诗书、精通六经、善诗能文,有志于匡正天下的报国栋梁。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,范仲淹27岁,他以其渊博的学识,一举及第。授广德军司理参军,从此范仲淹开始走上仕途。不久改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。做官之后,范仲淹将老母亲由朱家接出自己来赡养,同时又改回了自己的姓,取名范仲淹。

真宗天禧五年(1021年),范仲淹又被调任泰州西溪镇盐仓作盐税官,两年后,晋升为大理寺丞。这时,他因母亲病逝而离职服丧。第二年,晏殊主管应天府事务,听说范仲淹学识广博,便请他主持应天府堂学院。范仲淹在这里讲授艺文,很受欢迎,再加上他作风勤劳恭谨,在当时很有威望,因此四方求学之士纷纷而至。

乾兴元年(1022年)真宗去世,仁宗即位,因年幼不能处理朝政,便由刘太后垂帘决事,独揽大权。到了天圣七年(1029年),仁宗已经20岁了,完全具备了亲政的能力,但刘太后却依然没有还政的意思,并且还准备在这一年的61岁寿辰接受朝拜大礼时,由仁宗亲率文武百官为刘太后上寿。对此,范仲淹专门给仁宗上书,坚持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,反对刘太后唯我至尊,独揽大权,他还上书奏请皇太后撤帘还政于仁宗。

仁宗明道二年(1033),刘太后死去,范仲淹被召回京担任了右司谏。

仁宗亲政后,吕夷简为相,当时任右司谏的范仲淹对吕夷简擅权专事、玩弄权术、结朋党、排异己的做法就深为不满,在郭皇后的废立问题上就曾和吕夷简展开过斗争。吕夷简因与郭皇后有过私怨,便利用郭皇后失宠于仁宗的机会,积极怂恿仁宗废掉郭皇后。范仲淹认为不能这样做,但废后一事已成定议,吕夷简命令下属不得接受有关此事的奏疏,范仲淹见状便率领御史和谏官到垂拱殿门前,伏奏皇后不当废。第二日又和吕夷简发生了激烈的争论。然而,皇帝传下诏旨,贬范仲淹知睦州。

景柘二年(1035),范仲淹被召回,任尚书礼部员外郎、天章阁待制。

吕夷简知道范仲淹这次还朝,必定还要对朝政进行谏议,便叫他去做权知开封府事。京城开封府是最难治理的地方,这样可使他事务缠身,无暇议论朝政,只要他一有失误,立即免职除官。但范仲淹到开封府后,整治有方,兴革有序,只用了个把月就把京城治理得井井有条。

吕夷简当宰相,重用和提拔的官员多是自己的亲信,因而吏治腐败而混乱。范仲淹对此深怀不满。1036年,范仲淹绘制了一幅《百官图》,进献给仁宗。图中指明京官晋升情况,哪些朝官是按规定正当晋升的,哪些是不合规定以私人关系提升的,认为此情不可不察!范仲淹的揭露这样无情,使吕夷简大为恼恨,便向仁宗控告范仲淹越职言事、荐引朋党、离间君臣。范仲淹对吕夷简加给他的罪名,虽然据理力辩,但仁宗还是偏听了吕夷简的诬蔑,把范仲淹贬至饶州。然而范仲淹的才干和胆识却深得朝中一些大臣的赞赏,因此范仲淹这次被贬,在朝中引起了强烈反响。密书丞余靖、太子中允尹洙、馆阁校勘欧阳修等都纷纷挺身而出,为其鸣不平。亲朋好友这次在郊外为他饯行时道:"此行特别光荣。"范仲淹笑回答说:"仲淹前后已经光荣三次了。"以后他又徙知润州、越州。

明道二年(1033年),江南、淮南和东京的许多地区发生了严重虫灾和旱灾,范仲淹奏请朝廷,要求给各地派使臣去视察灾情,以便解决随时发生的问题。但朝廷许久没有答复。范仲淹对朝廷这种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的行为极为愤慨,他质问道:"宫中如果有半天吃不上饭,陛下会作何感想?如今几个州县没有饭吃,怎么可以置之不理!"这几句话触动了仁宗,便派范仲淹到灾区去治理灾情。范仲淹所到之处,开仓赈济灾民,使那些因灾荒而流离失所,朝不保夕的百姓得以生存,并开始有信心战胜这场自然灾害。同时,为了使民生快速地恢复,他还奏请朝廷减免灾区一部分赋税。他回到朝廷时,把饥民所食的乌味草进献给仁宗,使仁宗体察民间疾苦,力戒奢侈之心。

守备边疆 巩固边防

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十月,西夏党项族首领李元昊自立称帝,国号大夏,这表明了西夏党项族与大宋之间臣属关系的完全破裂,夏、宋之间的关系骤然紧张。

康定元年(1040年)五月,仁宗任命韩琦与范仲淹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,专门负责对夏作战事务。在战略思想上,范仲淹主张采取守势,然而韩琦的策略却与范仲淹的截然相反。他认为长期坚守,极有可能丧失士气,长期防守也会给国家财政增加更大困难,因此认为应迅速进军,速战速决。朝廷经过多方商量,均支持主动出击。并于庆历元年(1041)正月,下令韩、范出兵。但范仲淹坚持前议,反对出兵。前来说服范仲淹的尹洙感叹说:"你这一点不如韩琦。韩琦曾经说过:"用兵先要将胜负置之度外!'"范仲淹反驳说:"大军一动,涉及成千上万人的性命,怎么能置之度外呢?"

庆历元年二月,宋军在六盘山下的好水川遭到夏军伏击,宋军惨败。韩琦被贬知秦州,范仲淹也因擅自与李元昊通信劝其罢兵,并焚毁了西夏复信,被贬知耀州。不过经过这一战,朝廷及韩琦等人都知道范仲淹的战略思想才是正确的。庆历二年十月,朝廷再次任命范仲淹为环庆路都部署、经略安抚招讨使,掌握该路军事,并以韩琦、王沿、庞籍分掌秦凤路、泾原中、郡延路军事,范仲淹从此得以充分施展军事才能。

范仲淹根据自己的战略思想和作战方针,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。首先是修筑城寨,采取稳扎稳打、步步为营的战备。其次是争取、团结羌族,从而削弱和孤立了西夏。范仲淹和他的部下经常深入羌民中间,扶贫济困,当西夏进犯时,又经常驱马相救。因此在羌人心目中,范仲淹享有很高威信,他们亲切地称他"龙图老子"(范仲淹当时的职衔是龙图直学士)。

范仲淹吸取汉、唐兴屯田的历史经验,奏请仁宗在边塞屯田。仁宗同意了他的建议,由于他在西北推行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一系列有力措施,使得边防日益巩固。加上他与另一主将韩琦的空前团结,元昊不敢侵犯。西北边境流传着一首歌谣:"军中有一韩,西贼闻之心胆寒。军中有一范,西贼闻之惊破胆。"范仲淹与韩琦名声大振,史称"名重一时,人心归之,朝廷倚以为重"。

庆历改革 推行新政

庆历初年,宋夏战争连绵不断,且宋军屡战屡败,农民起义如山雨欲来而政府束手无策。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,使宋朝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日益加剧,改革已成为势在必行之事,也正是在这个内外交困的情境下,范仲淹被推上了历史舞台。

庆历三年四月,在西夏战事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,统帅范仲淹、韩琦就被双双召回朝廷担任枢密副使。不久,谏官欧阳修、余靖、蔡襄等人奏称范仲淹有宰相之才,弹劾参知政事王举正懦弱无能,并请求用范仲淹取代王举正。七月,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。按照当时的官制,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,地位仅次宰相,亦属是宰辅之臣。

范仲淹入相时,宋仁宗对改革寄予厚望,希望能够通过改革摆脱困境,不仅解决目前的内忧外患的局面,更望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。仁宗数次向范仲淹询问改革事宜,命令为范仲淹开放天章阁的大量档案以供参考,并召开中书和枢密院大臣会议商讨大政方针。

庆历三年九月范仲淹向仁宗进呈《答手诏惫陈十事》。皇帝此时正信任和器重范仲淹,十事除府兵法外,其余各项都在庆历三年十月至庆历四年五月间,先后以诏书的形式颁行全国。范仲淹的"十事疏",切中时弊时地揭露出了大宋王朝内部存在的各种重大问题,同时又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救治措施,是庆历新政的纲领。在此前后,富弼、韩琦也上书陈述当世急务,成为"十事疏"的补充。举国上下都期望新政能够改变国困民穷的面貌,范仲淹也把营造太平盛世作为自己的使命,为推行新政呕心沥血。

然而,庆历新政,对权贵官僚的种种特权做了严格限制,因而触犯了他们的利益,所以,一开始就遭到他们的反对。随着改革的深入开展,革新派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。保守派为了保护自身的权益,不择手段地制造政治流言,对革新派人物进行诬陷,以达到彻底打倒革新派的目的。曾经附和新政的宰相章得象,公然支持部分反动的谏官攻击范仲淹等人结党擅权。这时,西北边防又有急报。庆历四年六月,范仲淹以防秋为名请求巡边,被任命为陕西、河东宣抚使。他离开朝廷后,保守派对新政的攻击更加猛烈。庆历五年年初,他正式被解除参知政事的职务,担任陕西四路安抚使兼邪州知州。同时,在这段时间,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富弼、韩琦等被排挤出朝廷,忠于职守的按察使以"苛察"的罪名遭到贬斥,就连同情改革的文士苏舜钦、刘巽等人也被驱逐出京。革新派从中央到地方被一网打尽,持续了不到两年的改革之风在顽强的保守派面前,再也没有了开始之时的强劲势头,越吹越小,直至停息。

高风亮节 后人景仰

范仲淹,以天下为己任,忧国忧民,将个人荣辱置之度外,是一个有远大抱负和高尚情操的政治家。他的传世之作《岳阳楼记》中"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","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",正是他一生为人、为官的真实写照,使他面对风风雨雨的人生磨难所持有的人生态度。范仲淹居官清廉,不贪富贵。正如他在自己的诗中写的那样:"身甘一枝巢","富贵非我望"。甚至到了晚年还没有一所像样的宅第。他61岁在杭州时,其子弟要为他在洛阳建一所住宅,作为养老之所,范仲淹极力反对。对于自己的生活,他非常地节俭。而见到周围人有困难,他却当即解囊相助。他在家乡苏州还办了一个"义庄",用来赡养和救济本族人。他身居相位,饮食非常简朴。妻子儿女的衣食也只求温饱,不务奢华,对子女也管教极严。

范仲淹待人亲切,又举贤任能,当时许多贤士如孙物、胡瑗、石介、李靓都是由他推荐而成名立业的。由于他乐善好施,博爱众人,所以,就连街巷里的普通百姓也能说出他的名字。宋人钱公辅说范仲淹是一位"忠义满朝廷,事业满边隅,功名满天下"的杰出人物。

1052年正月,范仲淹徙知颖州,赴任途中因病在徐州逝世,终年64岁。听到他死讯的人无不悲伤叹息。甚至连羌族百姓,也聚众举哀痛哭,斋戒三天。宋仁宗悲伤不已,亲笔为他的墓碑撰额,称为"褒贤之碑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