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雅遗址的简介
尼雅遗址,位于民丰县西北约150公里处的尼雅河流域。
尼雅河发源于昆仑山,自南向北从民丰县流入茫茫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。
尼雅遗址分布在尼雅河流域喀巴阿斯卡村(也叫尼雅村)以北约20公里的沙漠中,遗址沿古尼雅河道由南向北带状分布,南北长约25公里,东西宽约7公里,总面积近200多平方公里。
遗址中心为印度风格的佛塔,在其周围分别有房屋遗址,寺院,城址,陶窑,墓葬,果园,水渠,涝坝等遗迹约百余处。
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英国箱匈牙利人斯坦因(文物大盗)在对发现的尼雅遗址中汉简进行辨识,根据汉简内容确定尼雅古国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精绝国,当地人称作尼雅,汉朝称作精绝国。
尼雅遗址为两汉魏晋时期精绝国遗址,遗址建筑为黄沙覆盖,因此被称为东方的庞贝,遗址废弃的时间大的在距今1600年前,也就是3世纪前后,而废弃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。
在考古发掘中,人们发现,庞大的废墟上,一切都好像停留在那个时间段,人们走的十分匆忙,一切物件都井然有序,不零乱。
玄奘的《大唐西域记》中瞿萨旦那国(梵文于阗)十二尼壤城这样介绍精绝国:媲靡川东入沙碛,行二百余里,至尼壤城,周三四里,在大泽中,泽地热湿,难以履涉。芦草荒茂,无复途径。唯趣城路,仅得通行,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。而瞿萨旦那以为东境之关防也。
从此描述中可以看出,这里是一个树木茂盛,水量充足,美丽富饶的王国。
精绝,即精绝国,是佉卢文“凯度多”的音译。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最早见于《汉书-西域传》:精绝国,王治精绝城,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,户百八十,口三千三百六十,胜兵五百人。精绝都尉,左右将,译长各一人。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,南至戎卢国四日,地厄狭,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。
戎卢,即戎卢国,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分布地区在今民丰县正南,尼雅河上游地区,为定居农业民族,属塞种人,西域都护府管辖,东汉时,为鄯善所并,三国时属于阗。
《汉书-西域传》:戎卢国,王治卑品城,去长安八千三百里,户三百四十口,口千六百一十,胜兵三百人,东北至都护治所二千八百五十里,东与小宛,南与若羌,西与渠勒接,辟南不当道。
戎卢国灭亡时间不详,为于阗所兼并。
尼雅遗址中心的佛塔为坐标建筑,大约在鄯王安归迦,马希利和元孟在位时期使用。
尼雅遗址中还散布着约10处古精绝王国的墓地。
1995年,遗址中的8号墓地出土著名的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篆字织锦。织锦长约18.5厘米,宽为12.5厘米,该织锦颜色“青赤黄白绿”,色彩艳丽,图案为汉式云气纹,鸟兽,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。织锦文字经专家辨识,全文为: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,讨南羌,四夷服,单于降,与天无极”。《汉书-赵充国传》记载的西汉王朝一次讨伐西羌的战争,就出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。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八字出自司马迁《史记-天官书》:五星分天之中,积于东方,中国利;积于西方,外国用者利,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,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。其五星指金(太白),木(岁星),水(辰星),火(荧惑),土(镇星)。
尼雅遗址出土大量汉简及佉卢文木简,出土的“仓颉篇”简文与中原通识课本《仓颉篇》一致。佉卢文又叫驴唇文,属中古印度的一种方言俗语,曾流行于贵霜王朝。
出土精绝锦衣,除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外”,还有“王侯合昏千秋岁宜子孙”锦衾,”延年益寿长保子孙,登高明望四海,贵富寿为国庆,金池凤等华丽织锦,色彩斑斓。
尼雅遗址的发现者(文物大盗)斯坦因在1901,1906,1913和1931年曾四次到塔里拉玛干探险(盗掘文物),两次到达尼雅遗址,盗走700多仟件佉卢文简牍,分藏于伦敦和新德里的博物馆。斯坦因足迹遍布尼雅,安迪尔,楼兰,罗布泊和敦煌藏经洞,因其盗掘文物,造成大量文物遗址破坏。1931年,南京政府电令其出境。被斯坦因盗走的文物数万件至今存放在英国各博物馆,斯坦因之后,美日两国探险者对尼雅进行盗掘。
斯坦因于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十月死于中风,地点在美国驻喀布尔公使馆中,葬于喀布尔的基督教墓地。
现在进入尼雅,需文物部门批准,还需缴纳文物保护费。
从民丰到大麻扎约90公里,大麻扎到尼雅约60公里。出尼雅往南回县城,民丰大麻扎在一条线路上。
民丰大麻扎据说是伊斯兰什叶派第六代伊玛目—加帕尔-萨迪克的陵墓,很多无财力去麦加朝圣的穆斯林们认为,朝圣该麻扎,相当于去麦加朝觐,因此民丰大麻扎有穷人的麻扎之称,这里每年接待的朝圣者数万,其位于县城北约90多公里的尼雅乡。
尼雅,曾经的精绝国,位于尼雅河下游,是塞人后裔建立的绿洲国家,丝路南道上一颗明珠。







